每年到了高招录取的时候,
就有不法分子伺机实施诈骗。
数据显示,
7成大学生曾遭遇骗子,
40%发生在入学前后一个月。
现阶段,
各省高招录取工作正在进行时,
这些诈骗手段,
各位家长和学生一定要当心!
教育补贴诈骗
通过冒充成“教育局”“财政局”等工作人员,主动与考生、家长联系,骗取家长或学生的信任,以领取“教育补贴”需先“激活账户”为由,让其带着银行卡到ATM机上操作,从而盗取其银行账户上的钱。
警方提醒:任何与高考相关的款项发放均不会通过ATM机进行!考生和家长不要随便透露个人信息及银行卡号和密码!
花钱获取补录名额
骗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也有嫌疑人在考前就用各种借口,让家长交钱保留名额。
警方提醒: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一律不能相信。
申请助学金等诈骗
骗子冒充工作人员,谎称可以为考生申请大学助学金,要求家长先交报名费。
警方提醒: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
伪造录取通知书诈骗
骗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
警方提醒:登录学校和教育部门网站时,要通过官网认证的链接或学校、教育部门官方发布的网址进入,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2013年6月至11月,刘某以能办理湖北某大学注册学籍为幌子,虚构大学招生人员身份和大学省外招生资格,提供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骗取烟台籍高考生杨某人民币9.5万余元。2017年7月,涉嫌诈骗犯罪、潜逃3年的犯罪嫌疑人刘某在潜江老家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