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描述
描述

关于转发《进一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浏览:4416 作者: 来源: 时间:2014-09-03 分类:教育教学-教学动态

各二级学院、临床教学基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开展临床教学以来,通过教学督导检查,以及学生的反馈,为了更好的贴近临床、贴近实践,培养更加实用的应用型人才,教务处总结提出的《进一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施意见》符合我院临床教学实际,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现将其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在教学中贯彻落实,并不断进行总结、完善、提高。

附件:《进一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施意见》

教务处

2014年9月2日

 

进一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意见

 

进入新时期,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临床教学在高等医学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代替、举足轻重的作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紧随时代步伐,坚持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提高实践工作能力,为实现医学专业学生在专业教学中能够早临床、多临床,从而实行了“3+2”教学模式的改革,即第四学年学生由课堂转入教学医院进行学习。学院开展临床教学至今已有三年,期间极大提升了医学专业的后期教学效果,加速了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取得了可喜成果。基本实现了田院长提出的“三个统一”(即:理论与实践统一;书本与病床统一;学习与实干统一)的目标。

通过对临床教学工作的检查、调研、听取学生建议和需求,发现学生在进入临床教学初期,部分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对新的教学方法不适应、进入角色缓慢、适应性调整无所适从的困惑局面。结合学院实际、学生知识结构的现状和临床教学基地特点,为了让进入临床实践学习的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临床教学的要求,实现在临床教学阶段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我们认为有必要加强在学生进入临床教学基地之前和进入教学基地进行见习之前这两个环节进行重点教育和指导,进而开展相应的专题培训。

一、学生进入临床教学基地之前,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相关二级学院(系)负责组织实施。

学生在校学习三年,已熟悉了学校的环境,接受了学校中的传统教学方式和模式,已形成了自己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一旦进入临床教学后,原有的学习模式不能满足新的学习环境和方式。所以,各二级学院要结合各自学生及专业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组织实施开展相应的专题培训教育。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根据进入临床教学后课程内容、特点的变化,教会学生如何调整学习方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第二,让学生学习了解临床教学的特点,学习如何接纳与适应资深医务人员的授课方式。

第三,让学生学会由书本基础理论学习到临床课程(桥梁课)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第四,培养和提升学生自学、自主、自觉、自律学习的能力。

二、进入临床教学基地进行见习之前,由各教学基地组织培训。

进入临床教学基地的学生,由于初涉临床,缺乏临床实践的意识、能力和技巧,缺乏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和能力,也缺乏医疗安全意识,为了确保学生见习环节的顺利进行,确保医疗安全,创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临床学习效果。各临床教学基地在学生进入见习之前安排医技精湛、医德高尚、善于沟通的教师,结合学生特点就“如何搞好见习”自主安排开展岗前专题培训。可以从以下五方面进行:

第一,培养学生学习如何接触病人、与病人沟通的方法、技巧、能力。

第二,培养学生树立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教育。

第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第四,培养学生掌握临床医疗工作的基本要求、基本程序、基本规范。

第五,培养学生学习基本的临床思维方法和技巧。

三、在学生即将进入生产实习阶段前,由各教学基地组织“如何书写好一份合格的病历和全面体格检查”的专题培训,并进行单独的考试或考核。

临床见习是传统临床教学模式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纽带与桥梁,目的是验证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并通过见习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从而不断推动临床教学进程和见习效果,以确保教学质量。

 

教务处

2014年9月2日


热点新闻
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