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描述
描述

服务敬老工程 办好两件大事

浏览:2972 作者: 来源: 时间:2014-06-07 分类:新闻-学院新闻
同志们:去年3月1日,我在全院科级以上干部大会上作了《东方学院2013—2020年发展战略》的讲话。一年后,通过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对我国养老产业现状提出一些认知与思路,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行动。今天在这里和大家沟通,希望我们能万众一心,办好这件利在千秋的大事。今天讲话的主题是服务敬老工程,办好两件大事。
    同志们:
    去年31,我在全院科级以上干部大会上作了《东方学院20132020年发展战略》的讲话。一年后,通过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对我国养老产业现状提出一些认知与思路,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行动。今天在这里和大家沟通,希望我们能万众一心,办好这件利在千秋的大事。今天讲话的主题是服务敬老工程,办好两件大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发[2000]13)提出:“全党全社会必须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老龄工作。”《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养老产业。”我院遵循党中央一系列老龄工作有关政策,进行为时三年的调研、学习、再调研、再学习,结合群众路线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对当前我国养老产业格局提出认知、思路及作为
    一、认知与思路
    近几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系列文献指引下,在全国各级党政机关领导下,养老服务业初步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成绩,但的确存在一些结症
    现有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老年人群发展的形势,缓解了一些老龄社会供求矛盾。但就我国老龄人口增速发展,现有养老产业无论数量、质量上都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并且差距明显增大。
    总体上,当前我国养老产业发展仍处于低弥,粗放态势,这正反映了我国“未备先老”的老年产业启始阶段的必然;也由于我国社会历史发展意识多元化的影响,形成制约养老产业发展瓶颈,概括起来突出存在着几个不对称
    国家资源付出与应得效应不对称;
    老人的社会贡献与养老归宿不对称;
    老人及其儿女托付心愿与产业投资方向不对称;
    老人精神文化需求与从业人员素养不对称;
    养老层次系统与教育体系质量不对称。
    作为一名中医药高教工作者,本着十八届三中全会“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精神,经过反复调研、学习、明确东方学院服务老年社会有针对性的改革发展思路  
    深化教学改革、创新育人机制、传承中医养生、弘扬孝道文化、构建职教体系、服务敬老工程(另附注释)。
    二、办好两件事
    把中医药教育引入老年产业;弘扬孝道文化。
    (一)把中医药教育引入老年产业
    2013年初制定《东方学院2013—2020年发展战略》,即“一个目标、三个层面”。
    “一个目标”:将中医药教育引入老年产业,开创老年职业教育系列。
    “三个层面”:
    1.办中医养生特色大学。办成以中医学(大中医)专业为基础,突出“养生康复”学科建设,加强针推、护理、骨伤等关联性学科的调整、建设,形成合力优势,打造一个适应祖国老年社会发展、具有历史价值的服务老年“养生康复”为主的中医药技术应用型特色大学;
    2.建成养生敬老示范实践基地。“特色”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基地,是理论教学的根据,是特色大学的胚胎,也是东方学院以中医养生康复特色投入老年社会的标志。东方战略必须以“发挥国医优势、创新示范”的理念,积极推进、建立集教学、医疗、科研、产业“四位一体”的中医养生敬老示范实践基地;
    3.建立中医敬老职教体系。充分发挥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与民营资本的积极性,以社会化和市场化途径创办产教融合的老年产业,建立中专、专科、本科、研究生及服务老年的“养老服务与管理师”、“夕阳文化指导师”等资格证书教育培训职教系列的教育集团。
    (二)弘扬孝道文化
    1.筹备成立:国学院、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所,将优秀传统文化列为必修课。下属:孝文化教研、资料汇编、联络宣教、孝文化与中医养生融合服务等部门。加强师资、教材建设,通过学科渗透、专题教育、社会实践、媒体宣传等方式进行宣教,并列为校园文化主要内容,作为长效机制确保“三进”(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同时面向全社会广泛宣传教育。提升个人道德素养,实现强化道德约束,营造社会文明和谐氛围。
    2.设立法学教研室,着重研究践行执行孝文化及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提倡“德法并用”、“德刑相辅”,在漫长的思想教育过程中,需要思想教育和法制处治相结合。将国家出台的相关老年法规列为考查课。
    三、试析:
    (一)中医药教育进入老年产业的意义
    1. 中医药是炎黄子孙赖以生存繁衍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瑰宝,过去、而今、以后我们中华儿女仍然要紧紧仰仗这博大精深的神奇中医药为民族振兴保驾护航。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生、中国航天员中心医监医保研究室主任李勇枝,所研制的“太空养心丸”,确保了“神州七号”、“神舟九号”宇航员不再受高空眩晕症的困扰,令世界航天业先进国家羡慕不已。当“非典”、“甲流”等突发疫情肆虐于祖国大地时,中医药犹如雪中送炭, “哪里有中医药,哪里就快速减少疫情。”
    当中华民族进入老龄群体回归社会化的历史进程,老人最需要养生保健,当这些老人的儿孙还未来得及为其寻求到最适合中华老人延年益寿的瑰宝时,是东方学院已经在积极为当今老人筹措源源不断的养生康复资源,安排老人健康长寿的示范性养生敬老乐园。
    2. 创建服务老年产业教育,以“人才领先、教育入手”的理念,推动亿万老年产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得以提高,同全国热衷老年服务的朋友们,以五至八年以上的时间,把这支亿万老年产业大军送上现代化、科技化、标准化、系列化、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变“大军”为“强军”,为提升全民族文化作出贡献。
    3.从此,东方学院在国医高教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在探索“办出特色”的教改过程中赢得成功。也就是说,我们选定校内一个具有轴心作用的中医养生康复学科为基础,进行突破性发展,推动全校乃至中医药行业教育介入全社会、全国最有影响、最有发展前景的老年社会领域。我们“做的夕阳活儿,干的朝阳业”,为国家社会排忧,同天下儿女尽孝。
    (二)弘扬孝道文化的初衷及目标
    纵观养老产业发展迟缓、市场粗放、低弥现状,亟需撬开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瓶颈的金钥匙---民族优秀传文化“孝道文化。”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义。古训:“百善孝为先”,不仅要孝亲,尤其强调“敬老”。《论语》“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见敬老是比养亲更高层次的孝。而且还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肯定,没有孝道文化作为当今老年产业的文化基础,大量从业人员,特别是基层护工,就没有起码道德环境的约束;投资商及高端管理层更缺乏道德境界与伦理信仰。中国亿万老人就不可能享受到真正的幸福晚年。应该说,这已经是我们既成的民族悲剧 !    
    撬开、驱散这一笼罩传统优秀文化断层的雾霾,承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孝道文化,是时代赋予东方学院及河北省,乃至全国教育机构和个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东方学院已经通过路线教育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开启了传承孝道文化教育序幕,并将列入学院必修课及日常德育教育、校园文化重要篇章。同时翘首期盼新的老年法规能早日普及到每个养老机构,关照到每一位老人。
    承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断层,弘扬、再现、创新孝道文化光辉,是一个庞大的修复、创新工程,需要全社会、甚至几代人完成,但毕竟要有人从“我”做起。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一万四千名师生,甘愿做好这块光荣基石。
    记者印象
        田院长说,他只是一名教书匠,几十年来立足讲坛,靠着一本书、一支粉笔工作,培养出社会的合格人才是他的追求。
        我想说,他不止是一位教书匠,作为东方学院的领军人物,田宜春校长带领全体东方人脚踏实地,用双手把东方学院办成、办好、办大,并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赞誉。东方学院这艘航母,已经在田院长的带领下朝着正确的方向,乘风破浪,昂首前行!
                              
    一四年六月六日


热点新闻
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