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被确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
2019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社会共治,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加强公益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开展常态化应急疏散演练,支持引导社区居民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积极推进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灾难的发生,往往难以预料。飓风席卷,洪水滔天,地动山摇,带给人类的是无数血与泪的印痕。近年来,全球自然灾害呈频次增加、对人类社会损害程度加剧之势。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华北地区自然灾害也时有发生。暴雨洪涝及地质灾害多发并发,大风灾害、森林火灾屡见报端,对人身安全、基础设施等都造成了威胁。此外,华北地区还面临震情形势严峻复杂、雷电灾害夏季多发的现实挑战。
面对以上实际情况,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事关学校安全稳定大局,事关师生员工人身财产安全。提升学校防灾减灾能力,有赖于全体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紧密配合。
珍爱生命首先要保障安全,预防和避免危害发生。面对危险和危害时,要把保全性命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只有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抗风险,才能最大程度避免或降低损失。
灾害总会不期而遇,人类应该防患于未然。一次次的自然灾害告诉我们,要化恐惧为学习的动力,在危难之间寻求生机。然而有调查显示,43%的公众不主动关注灾害预警信息,对预警信号分级标准等具体知识几乎无人了解。在自然灾害频发的现实形势下,师生员工有必要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升自救互救技能,强化灾害风险防范。
下面跟小编一起学习几个防灾顺口溜吧!
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
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
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
身上起火地上滚,不乘电梯往下奔,
阳台滑下捆绳索,盲目跳楼会伤身。
洪水猛,高处行,土房屋顶待不成,
床和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栓救命绳,
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
下暴雨,泥石流,危险处地是下游,
逃离别顺沟底走,横向快爬上山头,
野外宿营不选沟,进山一定看气候。
遇大风,少外出,避开展板和大树,
经过楼房要绕开,避免高空坠落物,
注意清理易燃品,戴好口罩防过敏。
阴雨天,生雷电,避雨别在树下站,
铁塔线杆要远离,打雷家中也防患,
关好门窗切电源,避免雷火屋里窜。
暴雪来,人慢跑,背着风向别停脚,
身体冻僵无知觉,千万不能用火烤,
冰雪搓洗血循环,慢慢温暖才见好。
每一天,看天气,气象预报别忘记,
预警信息提前知,应急知识记心里,
遇到灾害莫惊慌,防灾救灾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