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描述
描述

大雪||一补 一藏 阳气升 寒气驱

浏览:3654 作者: 来源: 时间:2020-12-07 分类:新闻-学院新闻
大雪||一补 一藏 阳气升 寒气驱

大雪相对小雪而言,是个比小雪更加严寒的节气。此时我国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呈现一派万里雪飘、银装素裹的迷人景象,如果大雪节气当天下雪,则是“瑞雪兆丰年”的好兆头。

十二月是一年的结束,包含了大雪和冬至两个节气。中医认为,十二月已到了“进补”的大好时节,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适温寒等综合调养,达到强身健体。

中医理论中,头被称为“诸阳之会”,头部受凉,会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较薄,保暖性较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抗病能力下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数九严寒脚部的保暖尤应加强。

大雪气节人体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皮肤致密,水湿不易从体表外泄,而经过肾、膀胱的气化作用,除少部分变为津液散布周身外,大部分化为水,下注膀胱成为尿液,这样无形中就加重了肾脏的负担,而肾又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肾气旺盛,生命力就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变化,而保证肾气旺盛就是这一时节的关键。

适度进补动静结合

大雪节气的来临,也预示着冬天寒冷的时候到了,这时候的阳气内收,对温煦脏腑有很好的保健治疗作用,所以不要做大量的运动,应当早睡晚起。

大雪养生有两个重点,一是补,二是藏。也就是说,既要补得进来,又要藏得住。补要适当多吃大蒜、韭菜、辣椒、洋葱、山药、桂圆、栗子及杏脯等性属温热的食物,以便助于御寒。

养宜适度、动静结合。如适当体育锻炼,在锻炼前要做好准备活动,防意外受伤。精神上要积极向上,保持乐观,认真研究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食补、药补。

如体质弱、消化功能差的人,要选择“慢补”,适当多吃“当归羊肉汤”等,还要多吃蔬菜,切忌过补、急补。

体质好的人则要“平补”,不要过食油腻之品,以防产生内热而诱发疾病。可用“小鸡炖蘑菇”、“白果炖乌鸡”等。平时饮食上还要多吃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少吃脂肪、糖含量高的食品。

衣食住行养生原则

衣:重点注意关节保暖

天气越来越冷,大家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关节部位。由于关节附近多是肌腱、韧带等血管分布较少的组织,温度本来就比较低,而且四肢较常暴露在外,更易散失温度。因此,关节炎患者在寒冬须加强保暖。若能在冬季临睡前用温水泡足,不但可以活血通络,并可安神宁志,促进睡眠。

食:适宜进补有讲究

大雪时节气温较低,大家注意要多喝水。冬季以饮温热水为宜,最好在起床后和临睡前喝杯白开水。另外,要多吃柿子椒、番茄等深色菜以及鲜枣、猕猴桃、柑橘、柠檬等富含维生素c食物。冬季饮食忌生冷。

住:注重通风保湿

室内要经常通风,除了白天开启门窗,让空气对流之外,室内应注意保湿。若房间温度太高而湿度太低,会引起身体不适,极易诱发疾病。冬季室内保湿可以在散热设施附近放一盆水,让水慢慢蒸发,以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此外,在居室内养几盆花草或是购买加湿器,也可以调节室湿度,使居室内保持空气清新。

行:早卧迟起,运动适度

大雪时节宜“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人们最佳的作息时间应是晚上10点至第二天早上6点,冬季早睡晚起也只是在此基础上微调而已。早晚温差悬殊,老年人要谨慎起居,适当运动,以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冬季运动要充分做好热身活动,选择慢跑、快走最适宜。户外运动时,最好选择早上太阳出来之后的8-9点,或者下午4~5点进行。

综合整理于网络


热点新闻
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