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五年来,我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深化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牢牢坚守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改革创新中走深走实,不断得到加强。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经验做法
1.强化课程建设,着力铸魂育人。五年来,我院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明确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科学设计思政教学体系,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思政课建设,加强思政课示范项目建设。建立全面的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努力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德育思政—文化思政”四位一体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政教育教学格局。所有专业均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设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校级精品课程项目6项。
2.善用大思政课,实现以文化人。五年来,我院以弘扬党的精神谱系为主题,持续开展“学好百年党史,滋养校园文明”活动。畅通主渠道,夯实第一课堂;唱响主旋律,丰富第二课堂;强化系统集成,激活心理课堂;依托“互联网+”,发展网络课堂;突出实践要求,善用社会课堂。着力构建党委领导、全员参与、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五堂联动”大思政课建设工作长效机制。整体优化学院的校园环境,对校园文化建设作出统筹部署,突出思政特色,使校园文化成为学院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目前,我院已建成市级文明院系7个,推出网络思政研究成果5项;获国家、省、市级奖30余项。
3.凝聚青春力量,培育时代新人。五年来,我院开展了领导干部校内讲、专家教授巡回讲、思政课教师课堂讲、大学生微宣讲、网络思政平台线上讲等多种形式理论宣讲活动100余场次。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爱,教育才会有温度,才能引领受教育者成长。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的教育,一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是对人个性的彰显、现实的关切和发展的关照。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思想政治教育“有温度”。 广大青年学子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燕赵大地用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铮铮誓言,凝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青春力量。70%的毕业生选择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特别在领导的倡议和积极推动下,我院1000余名师生签订了捐献器官、干细胞、遗体的志愿书。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果
教学成果
五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全体教师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政课教学指导方针与精神,积极开展思政课教学的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中医类高校思政课教学翻转课堂“我来讲微新闻”,荣获2021年全国教育教学优秀案例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河北省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思政课授课大赛三等奖、河北省课程思政大赛三等奖);市级教学成果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 10项;一名教师被省教育厅评为道德标兵。
科研成果
五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全体教师在圆满完成思政课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思政课教学的科研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课题立项,第一参与人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1项、第一参与人的省级哲学社会科学课题2项、主持省级课题3项,主持完成各类市级课题23项,主持校级课题2项;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北大核心1篇;参加各级学术会议获奖征文5篇。
附: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