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适应校园生活,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营造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以“525心理健康节”为契机先后邀请了廊坊市卫健委心理干预组专家可嘉和我院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崔晓霞开展系列讲座活动。
让我们在人际关系中更加自由
5月25日上午9点,由廊坊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我院团委承办的“廊坊市心理健康服务进校园活动”在第六教学楼113室举行。我院团委老师出席活动,参加人员为各二级学院学生代表。主讲人廊坊市卫健委心理干预组专家可嘉,毕业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心理学专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世界医学认证学会(WMECA)国际临床催眠治疗师,HIP房树人心理绘画高级分析师,EFT情绪取向婚姻治疗师。
可嘉老师首先进行了一些网络上常见的压力、潜在性格等方面的小测试。测试一出,立刻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致,纷纷和老师分享自己的选项以及自己所对应的剖析。
互动过后,可嘉老师详细地为同学们阐述了人际交往的特点、交往障碍、沟通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基本可以按照家庭关系、校内人际关系、其他社会关系来划分。这些关系会呈现出讲求平等、富于理想、注重精神层次、情感色彩浓郁、独立性强、呈开放趋势、与异性交往愿望强烈的特点。但有可能,同学们会因为胆怯、恐惧、自卑、嫉妒、敏感等心理问题,导致不敢、不愿、不善交往。当遇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要学会运用言语和想象放松自己,把自己的压力一一列出并逐个击破。
讲座尾声,可嘉老师给每位同学发了一张A4纸让大家按照HTP房树人绘画规则画下属于自己的“房树人世界”,并且分享了一些人际交往的小策略,如优化自己的个人形象、培养良好的表达能力、善用肢体语言、把握好人际距离、主动帮助他人、学会赞美他人、善于倾听等。
通过可嘉老师的讲座,同学们对如何处理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知,尤其是帮助同学们掌握了一些与朋友相处的秘诀。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是与他人建立良好交往关系的基础,接纳别人,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更容易产生共情,才能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
爱自己是一生浪漫的开始
5月25日下午16点,我院学生处在第六教学楼113室组织开展了以“我爱我,给心理一片晴空”为主题的心理健康讲座,各二级学院教师与学生代表参加。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崔晓霞老师主讲。
崔晓霞老师通过引用典型事例指出当代大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并深入分析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学业、人际关系、自身性格、恋爱、职业规划这几个方面。她建议同学们可以通过向她人倾诉,在适当的场合哭泣、歌唱、大喊,或者写日记等方法来排解压力。讲座期间,崔晓霞老师通过手臂测试、同一幅画用不同角度去观看等与在场的老师和学生进行互动,现场气氛活跃。
通过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标准的解读,崔老师建议大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情绪调控能力,正确的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有意识的扩大人际交往圈子,遇到无法排解的心理问题及时找专业人事帮助,从而遇见更好的自己。
最后老师将海伦·凯勒的“把脸朝向阳光,就不会有阴影”送给在场的同学们,希望大家都能做生活的主人,做生命中的强者!用心倾听世界美好的声音!给心理一片晴空!
通过两场讲座,生动地向我院学生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培养了正确的心理健康观,让更多的同学开始重视心理健康,从而强化心理素质,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以健康心态迎接美好的大学生活。(文/图 宣传部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