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描述
描述

社会各界对屠呦呦获奖的评价

浏览:13519 作者: 来源: 时间:2015-11-10 分类:新闻-新闻专栏-屠呦呦
    屠呦呦获诺奖引发强烈反响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5日中午11时30分,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和日本学者大村智,因其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成为获此奖的第一个中国人。
    耄耋之年得奖的屠呦呦虽做出了如此重要的成就,多年来她却一直默默无闻,不为国人所知。此次屠呦呦获奖,引起了强烈反响,各界人士都纷纷对屠呦呦的成就做出高度评价。
    利物浦热带医学院副院长斯蒂芬·沃德称新的诺奖得主是“实至名归”。他说,在青蒿素和综合疗法出现之前,“我们面临的绝对是一场灾难。我们当时用来对付疟疾的仅有的药物迅速败下阵来”。
    “部分由于屠呦呦的发现,疟疾死亡率在过去10年下降了50%,受感染人数减少了40%。” 诺贝尔奖委员会成员扬·安德松说,“世界卫生组织现在希望到2035年消灭35个国家的疟疾。”
    《今日美国》表示,屠呦呦发现了一种能显著降低疟疾病人死亡率的药物,她是中国传统中医药领域的领军人物。
    《纽约时报》写道,青蒿素是消灭疟疾的“首要疗法”,而屠呦呦对此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并因此获奖。
    法新社表示,“传统中草药可以作为开发新药物的来源,但我们不打算直接使用草药。屠呦呦的贡献在于,用非常复杂的方法提取了活性化合物,所以她不应该被科学界低估。”
    卡罗琳医学院发布声明称,“这些发明为人类与这些每年侵袭数亿人的使人衰弱的疾病作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新手段。(它们)在改善人类健康和减轻痛苦方面的影响不可估量。”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钮文异教授表示,“咱们国家土生土长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屠呦呦是第一个,这证明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也能培养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这个意义特别重大。”

    20190627114341270

    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前任院长饶毅看来,青蒿素堪称中国过去一个世纪最重要的两项来自中药的药物发现之一。中国和世界对屠呦呦的肯定,有利于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中药是“尚未充分开发的宝库”,刺激国际医药界用传统药物寻找全新化学结构的药物、发现已有化合物的新用途。

    20190627114341859
    美国联邦农业部华裔科学家白晋预测,中国学者在最近20年内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或将出现大爆发,不会再如现在这样只有零星几个,而是会每年或每几年都有几位,间隔也不会再像现在这么久,而是会连续出现。
    对于屠呦呦获诺奖,一些国内科学家在欢欣鼓舞之余,也冷静地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和建议。
    中科院首席研究员陈同斌在为老太太获诺奖感到兴奋的同时,也注意到,即便时至今日,中国制造的青蒿素类药物也只占国际市场份额的1%。他提出,闭关锁国,不注重成果产业化,假冒伪劣,热衷跟风,不符合国际标准等因素,阻碍了中国青蒿素类药物的国际推广。
    “鉴于呦呦与两院院士无缘,亦未获国内大奖,建议应授予她201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科技馆馆长王渝生说,“也建议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就我国科技成果评价和两院院士遴选制度进行反思和讨论,以开放的姿态进行改革,促进我国科技人才辈出,科技成果涌现,科技事业发展,人民获得福祉,国家繁荣富强。”
     
    施一公对屠呦呦获奖3点感想
    20190627114341145
    (施一公,中国科学院院士、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1967年5月5日出生于河南省郑州,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5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细胞凋亡及膜蛋白两个领域的研究。在Smad对TGF-的调控机理、磷酸酶PP2A的结构生物学方面做出过有国际影响的工作。曾获国际赛克勒生物物理学奖、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谈家桢生命科学终身成就奖、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2014年度爱明诺夫奖等奖项。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外籍成员。)
    一、屠老师获奖的工作是在40多年前完成的,在当年的环境下,科研条件一定是极其艰苦,科学家甚至亲身试药,具有极大的牺牲精神。今天的情况与当年大相径庭,在科技管理模式、经费分配、科技评价标准等各方面完全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科研工作者必须要埋头专业、坐得住冷板凳、克服浮躁、长期努力创新。
    二、听到这个消息,既激动,又担心。一方面由衷地高兴和激动,另一方面又担心大家过度解读获奖、走极端。中国是个大国,应该实事求是地允许多种科技评价标准存在,不能一刀切,不能从一个单一模式走到另外一个单一模式。
    青蒿素这样的针对国家重大需求的应用研究课题是集体攻关,过去适合,也许到现在还适合,这和基础研究是不一样的。在这样的领域,不能要求以SCI文章或影响因子引用率作为评价标准。就算在基础研究领域,也不该一味用SCI、影响因子、引用率等等刻板指标去评价,这事实上是在束缚我们科研人员的创造力。
    另一方面,中国今年获得了药物开发的诺贝尔奖,就立即出现论调认为中国的基础研究不重要了,如果是这样,就叫因噎废食,是不可取的。基础研究需要长期投入。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需要强大的基础研究,这既是培养人才的机制,也是中国可以持续发展的基础。
    所以我借这个机会呼吁一下,中国要允许多种科研评价并存,要实事求是,要根据不同的领域制定不同的科研评价标准。
    三、屠老师1930年出生,今年85岁高龄,您代表中国老一辈的科学工作者,对中国、对世界、对人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现在,接力棒已经到了年轻一代人的手上。我相信,中国今天的年轻人一定能够很好地把接力棒接过来、传下去,不负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厚望。
    尽管如此——我最后还是要说一句——中国的崛起真正到了居安思危的时候。即我们再拿几个诺贝尔奖、再取得几个大的科技突破、再出现几个重大新药创制,即便到了那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对人类文明做出过历史性贡献的民族来讲,也都是应该的。我们目前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是远远不够的,希望我们做得更好。
     
    就屠呦呦获诺奖饶毅答记者问
    (饶毅,1962年出生于江西,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学术副所长。未来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1983年江西医学院本科毕业后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研究生。1991年获旧金山加州大学神经科学哲学博士。1991年进入哈佛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做博士后,研究脊椎动物神经诱导的分子机理。1994年在华盛顿大学解剖和神经生物学系任教并领导独立的实验室。2004年起任西北大学医学院神经科教授、西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2007年饶毅决定回国,受聘出任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13年9月卸任。)
    记者:屠呦呦喜获得诺贝尔奖,作为科学家同行,您想说些什么?
    饶毅:屠呦呦获诺奖算是对中国科技体制的一个冲击,目前是否趁势改革也是检验官员是否称职的机会;中国科学界在如此冲击下,是否脸红是检验大家有没有羞耻感的时候;长期忽略屠呦呦是体制和文化的耻辱,背后因素是创新发展的阻力;今天和以后的屠呦呦能够在中国生存吗?经费如此丰富的中国科学界还会继续热衷“关系”而忽略科学吗?
    记者:屠呦呦得诺奖有推手吗?
    饶毅:如果有,肯定不是我。我在2000年代初,曾带一个科学史的研究生,我建议他研究青蒿素的科学史。他后来去做记者去了,没有安心研究科学史。我回国后,与北大医学部的张大庆合带黎润红为研究生,我再次提出应该研究青蒿素。我提出课题,掌握方向和质量。国内很容易把科学史变成宣传,我们一开始就明确,我们只重事实,不重任何个人,要以事实理清中国科学的一个经典。青蒿素有很多争议,我们不在乎、也不担心,而是收集材料、多听多记,以事实为准。
    记者:您知道一些情况吗?
    饶毅:国际大奖的情况是保密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屠呦呦的工作,很长时间在中国得不到清晰的认可,1990年代,近几十年来我最尊重的中国科学家、当时的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先生曾力图奖励青蒿素有功的科学家,并不容易,后来好像是给了十个人以“求是科研成就集体奖”,那是香港的基金,周光召先生起了很大作用。周光召先生后来在知道我带研究生研究青蒿素历史时,也告诉过我一些他遇到的问题。
    所以青蒿素的工作长期是集体得奖,而个人难以得到认可。我曾和其他人于2011年9月在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给屠呦呦和张亭栋争颁发GSK药厂给的杰出科学奖,但它既不是国内奖项、也不是国际大奖,而是我们一些人试图给他们公正的一个结果。而美国的拉斯卡奖,是国际大奖。屠呦呦获得是国外的科学家推动,特别是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的苏新专和米勒。拉斯卡奖委员会在获得推荐后,咨询了一些科学家,当然都是幕后咨询不会公布。拉斯卡奖之前之后,一些国外科学家也看过一些中文翻译成为英文的资料。这些都与诺贝尔委员会有关,只是不会现在公布。
     
    人民日报评屠呦呦获诺奖:以自信,以自省
    北京时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其他两位外国科学家分享了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由于在发现青蒿素和治疗疟疾的新型疗法上的贡献,这位85岁的女性获得了这项世界公认的卓越学术荣誉。她所从事的科学工作,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减少病患痛苦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这正是科学研究的终极目的之一。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在寻找青蒿素的艰难跋涉中所付出的智慧和汗水,诺奖的肯定,是对屠呦呦最好的回音。对这位药学家而言,40多年前的研究发现直到今天才获得诺奖,或许是姗姗来迟。而对一项科学发现来说,40多年来人们所目睹的其对于人类巨大的贡献,恰恰更证明了这项科学成果的牢固,因而对屠呦呦本人和她的科研伙伴们来说,并不嫌迟。更何况,实验室里千回百转后柳暗花明的那一刻惊喜和满足,应该会比不曾奢求的荣誉更永恒一些。
    在2011年拿到号称“诺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时,屠呦呦和屠呦呦现象就已引人瞩目。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真正了结多年以来国人的“诺奖情结”之时,人们仍然感觉幸福来得有点突然,来不及品味。有人开玩笑说,以后万能心灵鸡汤句式“中国人为什么拿不了诺贝尔科学奖”将不复存在。除此之外,这个“幸福”的确还有更多值得咀嚼的地方。
    屠呦呦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选择药物学系生药学专业为第一志愿,是中国本土科研体系所培养的获诺贝尔科学奖第一人,她的获奖可以增强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家们的自信心。在40多年前相对简陋的科研条件下,和外面的世界交流不多、可供查找的文献很少的科研人员就能够作出如此重要的原创突破,40多年来,人才的积累厚度、科研条件的优越程度、全球交流合作的深度广度,以及对创新的热爱程度,都在不断水涨船高。正如李克强总理在贺电中所言,屠呦呦获奖,正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中国科学界水平在许多领域已经赶超甚至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屠呦呦”。
    同时,屠呦呦在青蒿素工作上的成就,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青睐,也会帮助人们意识到,无论是诺贝尔奖,还是SCI论文,或是《科学》《自然》等看着高大上的国际刊物,也都只是评价手段而已,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有足够信心坚持自己的方向,没必要妄自菲薄。有些人还在坚持“诺贝尔科学奖这次有没有照顾中国人”的疑问,这种缺乏信心的表现已经不合时宜——科学大奖并不会照顾任何人,只要有了足够的资格,自然就会被关注到。
    另一方面,屠呦呦代表中国大陆科学家的诺贝尔奖首破纪录,也是对那些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速成论者的提醒。科学有自己的科学规律,最忌的就是急功近利。它无法严格地用投入去预测产出,不是简单地资源叠加就能创造出新事物,也很难按部就班达到预定的目标。有人为屠呦呦抱不平,这位诺奖得主居然是一位“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历,无院士头衔,无留洋经历。但这很可能只是个例——第二个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可能不会“三无”,但也很难说一定就是院士。我们没有必要因此给一位科学家本人贴上或许她并不情愿的标签,也并不合适通过这样一个标签来透视整个学术界。
    但“三无”之于屠呦呦因为诺奖而再次放大后,倒是提醒我们,真正重要的是让科学回归科学,让热爱科学的人更容易碰触到科学的进口。科学的通途可能有很多走法,无论有什么样的头衔和身份,无论是在哪里,只要是做科学的人,就是一位科学家,无关其他。有人描述得很形象,真正钟情于科学的人并不想着拿奖,也许一辈子都不会有惊艳的成果,他们只是用毕生精力,在科学的某个关口书写了四个大字:“此路不通!”
    对这些科学家来说,更灵活、更多元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更加至关重要。日本的诺贝尔科学奖的很多获奖者,都属于来自民间机构和企业的科学家。在美国,像微软这样的大公司,都集聚了一批有才华的科学家从事基础研究。实际上,对于科学和技术的创新体制机制认识是在不断刷新和提高的。最近刚刚出台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也可以看到这种政策和导向落实落地的迹象:“研究制定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办法,……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评价重点从研究成果数量转向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类似的举措将让有志于献身科学的人坐下来,让被浮躁之风侵染的学术界静下来。
    整个世界都在感谢青蒿素和科学。中国科学家也要感谢屠呦呦先生,诺奖的这层窗户纸终于被捅破:无论是中国人没能力拿诺贝尔科学奖,还是没能拿,都已经不再是一桩心魔。
     
    日本媒体对诺贝尔获奖者屠呦呦的不懈努力,给予了高度评价
    中国女性药学家屠呦呦(84岁)获得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的消息一经传出,日本各大媒体纷纷对她从疾病和穷困中拯救了无数生命的壮举进行了高度评价,其关注程度不亚于和她同期获奖的日本学者大村智(北里大学特别荣誉教授,80岁)和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美国杜尔大学名誉研究员)。
    纵观诺奖史,屠呦呦是第一个获得自然科学领域诺奖的中国学者,并且没有留学背景。日本各大媒体包括电视台相继对得知获奖消息后欢喜雀跃的北京市民进行了详细报道,称《中国个大媒体头版头条竞相报道了历史性时刻》。
    作为青蒿素的发明者,屠呦呦在日本及欧美等国家早已名声在外,2011年,因此项发明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40多年前,屠呦呦和她的团队为了拯救发生在中国南部的疟疾而奉命攻关,迎难而上,在结合了中西医药学研究的基础上终于成功发现了青蒿素。而这个时期正时因文化大革命举国动乱的年代,屠呦呦和她的团队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可想而知。对此,网民们通过《历史性事件,非常感动!》,《今后是亚洲人的时代!》,《向85岁高龄女学者致敬!》等留言,表示出了他们对屠呦呦的敬佩之心。
    屠呦呦不享有博士学位,也没有留学经验,更不是院士会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三无教授》。在她获得拉斯克奖之前,了解她的丰功伟绩的人寥寥无几,而她也过着极其清贫的生活。正是因为这一点,很多人赞叹《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能创造出这样的成就,不能不说是奇迹!》。
    据新华社报道,屠呦呦在获得诺奖之后表示;《青蒿素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人民的礼物,荣誉属于中国科学事业和中国医药》。
    在西洋医学唱主角的当下,此次授奖验证了中国传统医学能够解决西洋医学所不能解决的难题。在日本国内,关注中国传统医学的热度正在逐渐上升,相信对青蒿素的关注程度也会水涨船高。(宣传部刘畅整理)
    20190627114341473


热点新闻
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