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描述
描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浏览:39142 作者: 来源: 时间:2020-12-06 分类:教育教学-教学动态

前  言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系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申办,2005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学校设有八个学院,下设本科专业14个,其中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中药制药、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等10个专业已获学士学位授予资格。学院拥有专任教师818名,外聘教师12名,生师比总体为18:1。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41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37%,具有硕士学位教师33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41.07%;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9人,占专任教师的10.88%。

学院目前共有全日制在校生15328人,其中本科生14482人,专科生846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人数的比例为94.5%。本科应届毕业生2740名,本年度毕业论文2740篇全部经查重审阅,符合河北省学位办《关于启用河北省学士学位论文管理平台的通知》的文件规定要求,获得学士学位2725名,报考研究生1250名,截止2020年8月底的就业率为69.3%。

2019-2020年注定是不平常的学年。2019年10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中医药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对会议做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国家出台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素质和全民健康的系列重大举措,《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载入了中医药发展史册。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构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培养新格局,作为主抓的第一要事。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国上下在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按照“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部署,统一领导、统一行动,努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教育部、河北省领导做出“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部署,学院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有序开展了线上教学工作,做出成功之举。一年来,围绕开展线上教学、推进校园硬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等工作重点,学院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归纳如下:

一是守好责任田,狠抓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质量。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教育部、河北省教育厅“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指令,学院2020年1月31日即下达《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关于贯彻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学”指示精神的实施意见》,2月10日下达《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关于发布2020年春季学期延迟开学期间教学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统一指挥,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有序开展线上教学,做到守好“责任田”、护好“一校人”。

在学院统一部署和领导下,教务处积极与中国大学慕课管理中心联系,建立了慕课教师群,为全体授课教师打开资源共享关系网,同时下发课表,避免了教学时间段各门课程的交叉和冲突,使网络教学按照课表有序进行。全体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搜集各种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如中国大学MOOC、空中课堂、网易公开课等),利用钉钉、腾讯课堂、学习通、QQ、微信等多种平台优势,向学生推送电子教材、视频等,对学生直播授课、答疑、辅导和批改作业,有效实施了线上教学计划,得到学生们的普遍好评。在教务处组织的“我最喜爱的网课教师”评选活动中,28名教师获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校内逐步推广。

二是以沧州渤海新区建设为重点,狠抓校园硬件建设。

近年来,学院在渤海校区加快对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宿舍楼和教师公寓的建设。目前实验楼正在建设中,预计2021年11月份投入使用,教学楼、学生宿舍楼、教师公寓楼、第二食堂、学生活动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设计方案的修正,预计2021年3月份开工建设,部分建筑2021年10月份投入使用,届时新增各类用房面积达9万平方米。

为使课程资源建设(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各环节)达到相应标准,学院新增附属医院1所,拥有教学医院16所,包括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8所教学医院(京东中美医院、定州市人民医院、涿州市医院、保定市徐水区人民医院、唐县人民医院、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黄骅市人民医院、邯郸市第一医院);中医、针推专业的8所教学医院(衡水市中医院、保定市儿童医院、献县中医院、唐山市玉田中医院、唐县中医院、保定徐水区中医院、三河市中医医院、保定市中医院),已满足五年制医学生临床教学的需求,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硬件保障。

三是内培与外引相结合,狠抓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以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士学位迎评为契机,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

1. 引进理论功底扎实的教学领军人物,以选聘配备为基础,以培养培训为抓手,以专业建设为支撑,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努力构建合理的基层教学组织体系,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引进副院长兼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科带头人牟兆新教授,随后引进五位基础医学教授,分设生理解剖、生化药理、病理、微生物与免疫等六个教研室,完成中西医临床学院教研室体系建设。以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为示范点,各二级学院按学术梯队和专业方向设岗,逐步提出“内培与外引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和教研室建设规划。

2. 重视骨干教师培养,促进教师梯队建设。学院注重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教学骨干被选拔到教研室主任岗位,被聘为学院内部副教授,给他们提供外出学习、交流机会,不断提升其教学管理能力和教学水平,本年度对表现突出的教研室主任发放了“教学管理奖”,创设比、学、赶、帮的氛围,促进教师梯队建设。同时以老带新,提倡融入思政元素,推广新型教学方式,互相借鉴,不断提高教研室教师的教学能力。

3. 课题申报是教师评定职称的硬性指标。2019年初,学院成立科技处,组织“宜春科研基金”院级课题申报、评审,指导教师积极申报省市、国家等各级课题,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本年度中标各类各级课题16项,两名讲师荣升副教授,六名讲师正在申报副教授,自有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逐步完善教师岗前培训、骨干教师继续教育等在职培训体系,推进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

四是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学院专业设置以医学为主,兼设理学、管理学专业,其中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中药制药、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健康服务与管理等11个本科专业均向全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招生。为了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院坚持“夯实基础、注重应用、强化能力、提高素质”和三个面向的人才培养理念,组织研讨和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调素质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构建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的课程体系,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学院新一届领导班子正在积极推行先进的管理理念,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为稳定教师队伍出台系列保障措施,使广大教师干事有平台,生活有保障,发展有空间。学院保持狠抓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良性发展态势,正在为实现“四个回归”、开创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1.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本专业培养热爱中医药事业,具有系统的中医药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扎实的中医临床诊疗技能、一定的现代医学基本知识和临床诊疗技能,具有成为中医药业务骨干的发展潜力,富有创新意识,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中小城市,能从事中医医疗保健、教育、科研、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中医药专门人才。

2.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事业发展需要,既能系统掌握中医学、针灸推拿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运用现代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诊疗技能,具有成为中医针灸推拿业务骨干发展潜力,富有创新意识,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中小城市,能从事针灸推拿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工作的应用型中医针灸推拿专门人才。

3.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具备系统的中西医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具有成为中西医结合业务骨干的发展潜力,富有创新意识,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中小城市,能从事临床医疗、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中西医临床医学应用型人才。

4.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本专业培养热爱中医药事业,系统掌握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和职业素养,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社会服务能力,富有创新意识,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中小城市,能在中药相关领域从事中药教育、生产、检验、管理或药学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5.中药制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本专业培养热爱中医药事业,系统掌握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和职业素养,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社会服务能力,富有创新意识,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中小城市,能在中药相关领域从事中药教育、生产、剂型设计、质量管理或药学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6.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本专业培养热爱中医药事业,系统掌握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和职业素养,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社会服务能力,富有创新意识,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中小城市,能在中药相关领域从事中草药栽培、采收加工、品质鉴定、质量控制或药学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7.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医学检验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本专业实践技能,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面向各级医院、血站、疾病控制中心检验科、医学科研院所、生物制品、医疗设备企业,以及老年产业等部门,能在医学相关领域从事医学检验或医学类实验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8.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系统掌握护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及健康促进的基本知识,具有创新精神、思辨能力和一定的护理管理潜力,能在医疗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工作,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中小城市的高级护理专门人才。

9.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和创新精神,系统掌握工商管理基础理论和工商管理技能,具有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掌握一定的中医药相关知识,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及方法,富有创新意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中小城市的应用型医药管理专门人才。

10.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和创新精神,系统掌握公共事业管理基础理论和管理技能,具有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掌握一定的中医药相关知识,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及方法,富有创新意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中小城市,能在卫生事业单位、研究机构从事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11.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和创新精神,系统掌握公共事业管理基础理论和市场营销管理技能,具有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掌握一定的中医药相关知识,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及方法,富有创新意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中小城市的应用型市场营销或管理人才。

12.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本专业培养具有医学专业知识、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和信息科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应用能力的应用复合型高级人才,既能满足医药卫生领域对信息服务、信息研究与咨询人才的独特的专业需求,又能适应其他各类信息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信息部门对信息人才的需求。

1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本专业培养具备医药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应用方法与技能,为从事医药相关领域计算机应用系统教学、维护、科学研究奠定基础,具有创新意识,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技术研究和应用,硬件、软件和网络技术的开发,计算机管理和维护的专门技术人才。

14.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本专业培养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事业发展需要,具备管理学、预防医学、卫生经济学等方面理论和知识,能在医院和专业的健康体检机构以及健康保险公司、健康产业公司从事健康风险评估、健康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慢性病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学院设有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药学、中药制药、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医学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健康服务与管理等14个本科专业(见表1)。

1(三)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及本科生所占比例 

学院目前共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15328人,其中本科生14482人,专科生846人,本科生人数占全日制在校生人数的比例为94.5%。

(四)本科生源质量情况

2020年,我院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普通本专科计划招生3718人(本科3250人,专接本168人,专科300人)。其中省内招生2528人,约占招生总人数的67.99%;本年度本科各专业第一志愿录取3250人,实际报到3146人,报到率为96.80%。

由于今年招生宣传渠道分为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咨询会、微信群、QQ群和抖音等,深受广大考生的欢迎。从招生录取数据批次来看,我院在全国30个省份文科平均高出当地批次线36分,理科高出当地批次线42分,生源质量有了很好的保障。

从招生报到数据分析,本科报到率为96.80%,比去年的94.37%上升了2.43个百分点。报到率超90%的有20个省份,其中北京、天津、内蒙古、上海、江苏、湖北、海南报到率均为100%。本科招生计划完成情况及分数线,见表2。

2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基本情况

学院拥有专任教师818名,外聘教师12名,生师比总体为18:1。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41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37%,具有硕士学位教师33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41.07%;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9人,占专任教师的10.88%。

(二)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学院十分重视教学经费投入。2019年学院教育经费投入21405.96万元,学校教学日常运行经费支出13840.33万元,生均教学日常运行经费支出8997.74元/生,实验经费219.96万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151.88元/生;实习经费支出967.66万元,生均本科实习经费668.18元/生。

(三)教学条件

学院拥有廊坊大学城和沧州渤海新区两个校区。廊坊大学城校区占地241684.50平方米,建筑面积147268.73平方米,现有教学楼10栋、宿舍楼16栋、篮球场19个、足球场1个。沧州渤海新区校区占地271447.04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03567.3平方米,现有连体教学楼4栋、综合办公楼1栋、学生宿舍楼4栋。目前学院两个校区共占地513131.54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33.5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143832.52平方米,生均面积9.35平方米。

学院不断加强实验室管理与建设,重视实验教学经费投入,以满足实验教学工作的需要。廊坊校区现有实验室58间,其中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医学检验等基础实验室24间,诊断学基础、针灸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等专业实验室32间,解剖标本馆1间,中药标本馆1间,中药标本馆和中医诊断学实践技能训练室的建立,大大提高了我院学生的识别认药技能和中医四诊实践技能,为后期临床教学以及毕业应聘、医师考试打下了坚实基础。     

黄骅校区设有护基实验室、中护实验室、内科实验室、解剖实验室、形体房五类,目前护基实验室共有形体房2间,模拟病房8间及消毒室、模型室、模拟人室等7间,中护实验室2间,内科实验室2间,解剖实验室3间及相应库房,满足了护理专业实验教学和各专业前期实验教学需求,目前还在建设完善中。  

学院现拥有价值6976.22万元的教学仪器设备。其中计算机1800台,基本达到每百名学生配备教学用计算机11台,机房18个,多媒体教室122个,语音室22个,百名学生配多媒体和语音室座位数已达到和超过标准。为满足学生学习阅览要求,学院改建了图书馆,图书馆面积为3470平方米,图书馆下设采编科、综合办、阅览室、自习室、上架书库、原始书库等。已形成以医学为主、自然、社科为辅的藏书体系。藏书64.01万余册,纸质杂志166余种,电子图书39万册;并通过与大学城图书馆合作,目前正式录入廊坊市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的图书有221281册,达到生均藏书量70-80册,年进书量3册的标准。学校拥有出口带宽共计450M,网络接入信息点数量1500个,电子邮件系统用户数600个;黄骅校区的图书馆和学院信息资源等硬件设施正在扩建中,能满足本科教育教学需求。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习近平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院领导充分发挥思政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制定教师培训规划,培养教学骨干,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着力提高新任教师适应岗位要求、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思政骨干教师在思政课程和教学研究方面已做出突出成绩,两名教师被评为副教授,一名教师被评为河北省立德树人先进个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有了明显的提升。

为了贯彻落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快构建我院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采取的措施是:1)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思政教学指导委员会,抓好组织建设;2)建立兼职班主任制度,培养一批既有专业知识又能将指导学生专业学习融入到思政教育管理的教师,抓好队伍建设;3)从行政岗位选拔一批教员承担“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抓好课程建设;4)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在学院组织宜春科研基金申报等科研活动中,逐步形成“三全育人”的工作格局。教师们围绕:1)深度挖掘高校各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2)采取问题驱动、互通性、取象比类、探究式等新型教学法,增加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探究的兴趣,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投标,涉及思政、中医、中西医临床、针推、中药、护理、管理等各专业领域,在加强思政队伍建设的同时,推动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为实现“课程育人”目标,形成“三全育人”协同效应,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加强专业建设

1.专业建设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年版)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版)为依据。

学院明确适用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等方面的质量要求,组织专家教授和教师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公共基础课、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验实习课比例结构,切实增加学生投入学习,提高其自主学习时间比例,力争2021年底完成新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大纲的修订。

2.专业建设以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为源动力。

针对教师队伍比较年轻的特点,学院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今年围绕教育的本质与教师的职责、谈谈医药院校的师者担当、教师教学基本要求等话题,增强教师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感;围绕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如何备好一堂课、如何上好一堂课,以及教案编写方法、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建设及应用、线上教学的技巧探讨等问题,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3. 专业建设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为主攻目标。

学院主张注入新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切实转变以“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疫情防控期间,教务处带领教研室主任积极鼓励教师大胆探索和实践,开展启发式、研讨式、问题式、案例式教学模式,在线课堂使全体教师得到历练,让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图文并茂的新型教学方式深入课堂,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教学效果受到99%学生们的好评,28名教师被誉为“我最喜欢的网课教师”,推进了教育教学改革

4.专业建设以提升学业挑战度为努力方向。

教务处结合期中教学检查,采取自查、抽查、随堂听课,召开座谈会、网络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全面征求教师和学生的意见,针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在课程设置、考试课与考查课比例、切实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试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比重等方面制定方案,制定出东方学院学生形成性成绩评定方案,已在实施中,提升了学业挑战度。

(三)加强课程建设

1.课程体系

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年版),各专业思想道德修养与素质教育课程等公共基础类课程设置,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体育、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以及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等。

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设置,认真履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年版),结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版)要求,按照教学大纲认真执行。专业基础实验教学在廊坊校区和黄骅校区进行;中医、针推、中西医临床医学类专业的临床教学在教学医院(第四年)进行,按照临床教学大纲完成临床课程教学和实训;实习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习和毕业论文,共1206学时,67学分,按照实习教学大纲在各医院或制药企业等实习基地进行,形成完整的教学课程体系。

2.课堂教学

2019-2020学年,全院开设课程206门,开课班级数达219个,其中英语、体育实施小班授课,全部课程均实现了多媒体授课。

课堂教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素质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把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例如,为了推进“互联网+高等教育”,打破传统教育的时空界限,英语教学尝试制作微课,并进行评比,得到师生的好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有的教师尝试“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课前做好充分预习,课后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课堂PPT交流,教师总结答疑等,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院组织经验交流会,提倡和推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逐步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四)教材建设

学院制定《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教材建设管理办法》,要求各二级学院优先使用国家规划教材及行业规划教材,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同时不断加大教材建设力度,采取激励措施,鼓励教师主编参编各类教材,特别是能体现学校专业特色的教材,对教师在教材建设中取得的成果每年均给予表彰和奖励。例如,刘占文教授主编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中医养生学》、《中医营养学》,为全国优秀创新教材;中药学院教师编写的数部适用于我院学生的实验教学(校内自编)教材,从而提升了实验教学水平。

(五)教学改革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全面提高我院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学院多次组织教务处领导、教研室主任和教师参加河北省各类培训,包括“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金课”的设计与应用、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大学课堂教学方法创新等,激发广大教师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2019年学院组织申报院级宜春科研基金项目,有针对性地引导、支持教师参与和主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活动,促进科研能力的提高和成果的产出;2019-2020年度,教师们在科研方面展现出了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工作风貌,已有16项教改项目分别获各级各类科研基金资助,4项科研成果获廊坊市社会科学成果奖(其中著作类佳作奖1项、论文类成果三等奖3项),发表论著52篇/部。教师的科研水平逐步提升,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有了明显的推进。

(六)实践教学

1.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近年来,学院在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各环节)等方面全力突破,力争达到相应标准。在积极引进专业人才的同时,在实验、实训、临床教学和实习等资源建设方面加强投入,引进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科带头人和专家教授,在教师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临床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目前学院已拥有附属医院一所、临床教学医院16所,包括中西医临床专业的8所教学医院(京东中美医院、定州市人民医院、涿州市医院、保定市徐水区人民医院、唐县人民医院、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黄骅市人民医院、邯郸市第一医院);中医、针推专业的8所教学医院(衡水市中医院、保定市儿童医院、献县中医院、唐山市玉田中医院、唐县中医院、保定徐水区中医院、三河市中医医院、保定市中医院)新开辟的10家教学医院,聘用了350名临床教师,并通过临床医院期中教学检查,及时解决临床教学方面的问题,为确保医学教育质量奠定基础。

2.线上医学教学有序安排

疫情防控期间,为使医学专业学生尽可能多看到各种病症的症状和体征,熟悉疾病的临床诊断思路及治疗原则,熟悉临床疾病治愈技能,掌握医患沟通的合适方式和技巧,学院对各个临床教学基地提出要求:(1)教学重点及内容必须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保存好教学计划、实施方案及教案,并留有文字资料及影像资料;(2)教学内容应尽可能贴近临床,符合临床实际,尊重临床诊疗规范。授课内容应尽量简明扼要;(3)教学过程增加与学生互动或信息交流的环节,给学生预留课下作业,要求学生做好学习笔记,并完成作业;(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应予以评价,并作为平日成绩的重要部分;(5)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人文关怀及法律法规等综合素质及意识,使临床教学得以有序进行。

3.实践教学实施情况

学院为中医、针推、中西医临床医学所有五年制本科生精心安排了临床教学,完成了22门考试考查课程教学和实习实训。疫情防控期间,各临床教学医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线上教学方案,医院专门购置了教学电脑便于老师们录课,利用腾讯直播、钉钉直播等平台,确保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疫情期间由于学生无法在临床见习,为使学生尽可能多看到各种病症的症状和体征,熟悉疾病的临床诊断思路及治疗原则,掌握医患沟通的合适方式和技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执业能力,各个临床教学基地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如:将病例讨论、经典病例展示、教学查房、三级查房、门诊及病房病人的诊疗过程等临床实际工作情景再现;将临床医疗活动录制成视频、音频或PPT加旁白等形式,以直播或录播的教学方式呈现;充分利用教学医院或学校的医用模具、物品等教学资源,如现成的优质影像资料开展教学。

临床教学期末考试于2020年6月22日-24日有序进行。为了让同学们熟练掌握考试平台和视频监考,学院临床教学办公室先后组织两次模拟测试和监考,确保了期末考试的顺利进行。

4. 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管理 

学院高度重视学位论文指导工作,按照河北省学士学位论文撰写标准,由各教学单位结合不同专业学科特点逐年修订《毕业实习手册》和《毕业论文考核手册》,同时建立有效的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模式和监控制度,加强对指导教师资质的审核,遴选职称高、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加强论文命题、设计、撰写等全过程的督促、指导;在论文计划书、中期检查和审核等环节加强掌控。

为了严格审核毕业论文,严肃处理学位论文作假,规范学术行为,提升学术风气,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指导教师严格履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办法》、《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对学位论文抄袭剽窃、弄虚作假行为处理的实施细则》等规定,今年所有本科毕业论文均已通过维普网论文检测系统的检测,毕业论文文字复制比控制在30%(含30%)以内,全部毕业生论文检测合格。

四、专业培养能力

(一)本科专业培养能力和发展水平

培养医学人才是促进我国卫生医疗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学院根据健康中国和医学教育资源人才需求,审视办学实力和能力,从实际出发合理确定招生规模及结构,将中医学类、中药学类、护理学等专业定为建设重点,逐步构建合理的中医药学科专业体系。

学院的办学宗旨仍然是:坚持“三个面向”,即: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中小城镇,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和基层卫生事业、大众健康服务。学院的办学定位是:教学应用型院校。学院的办学理念是:坚持“三个统一”,即发展本科教育与发展中医药事业相统一;优化办学环境与提高育人质量、提升东方品牌相统一;不以营利为目的与积极建设东方校园相统一。

1.专业概况 

学院专业设置以医学为主,兼有理学、管理学专业,设有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药学、中药制药、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医学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健康服务与管理等14个本科专业。其中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因当年招生仅三名,次年再招开班(仅39名),已停招;医学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因招生数量太少,停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中药制药、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中草药栽培与鉴定等10个专业已通过学士学位评估。

2. 特色与优势

(1)中医学类教育教学   参照全科医生的需求,学院强化针灸推拿、中医实操能力培养,为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奠定基础。要求中医学类专业(含中医、针推)学生不仅应具备厚实的人文素质、还应掌握系统的中医经典理论,掌握更多的手法、针法等中医特色传统疗法与技能,例如针灸推拿专业建设方面逐步形成中医针推专业特色,在国家级名老中医谷世喆院长带领下,谷世喆教授组织撰写的《谷济生谷世喆医道医案选》已被学苑出版社纳入选题,预计明年正式出版。

(2)中药学类教育教学   2019年,我院中药制药专业被评为河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中药学院领导着力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方面下功夫,拟酝酿成立中药专业学生创新科技园,解决以往实验教学的实验内容、方法、步骤都是教师事先设计和安排的验证或演示性实验,学生思维空间很少,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形成的现状。(1)在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等核心课程开设综合性实验教程,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创新实践能力;(2)组织“饮片辨识系统”兴趣小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学院标本馆开展“饮片辨识系统”活动,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融学习、兴趣于课余活动,提高实验实践教学的质量。(3)开展大学生科研活动,在专业教师团队指导和带领下,学生参与科技文献检索、实验实践和毕业专题等,开展创新性教改活动。

(3)中西医临床医学教育教学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是近年来我院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今年,学院引进年富力强的学科带头人牟兆新教授,首先开拓临床教学基地资源,遴选教学医院,成功完成附属医院的洽谈,引进教授,建设六个教研室。根据省学位办《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增设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及新增学士学位授权专业审核办法》冀学位[2014]7号文件,参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文件精神,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和“突出重点、全员参与、分段推进、分工合作、责任到人”的方针指引下,积极安排学士学位自评工作,以全新姿态迎接明年上半年河北省学位办专家组考察评估。在专业建设方面,正在借鉴河北省兄弟院校的经验,修订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促进教师教研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同时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学风管理    

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 号)和《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冀发[2017]8 号)文件精神,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依法管理,服务学生,追求质效”的工作理念,坚持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积极作为。

1.      学团组织建设

我院学生人数15328人,设有学生党支部8个,党员数138人;学生团支部257个,团员数13892人,2020年团员推优人数达103人。院团委负责院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广播站、老年爱心服务中心工作,共有院级学生干部199人;所辖各系团总支及学生会,系级学生干部共211人,社团共有37个,涉及2081人,覆盖学生比例达到13.57%。同时建立和完善学生干部队伍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通过集中培训、组织推荐、竞争上岗、严格管理、规范考核、强化作用等方式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学生处通过及时修订资助文件、政策宣传、资助诚信主题教育,畅通“绿色通道”,通过国家励志奖学金、助学金评选,开办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入伍学费补偿贷款代偿、退役复学生学费免除等资助方式,使在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部享受到国家资助。2020年获得国家奖助学金学生共计3390人次,资助金额708.695万元;获得院级奖助学金学生共计899人次,资助金额 61.5万元。

2.      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

学院党委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学院整体人才队伍规划一同考虑,同步建设,形成互动,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坚实的基础平台,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通过合理规划、统一调配、落实待遇、强化培养、典型示范,形成“严格准入、重视使用、相对稳定、按需分流”的队伍建设良好态势。目前,学院共有专职辅导员(班主任)114名,建成了一支结构相对合理、数量比较充足,人员素质能力较强的学生发展保障队伍,所有辅导员全部参加过院级的培训。

3.校园文化建设

学院依托重要节日时间节点,举办防疫抗疫相关活动、“垃圾分类青春助行”、“绽放战役青春,坚定制度自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秋冬季传染病防治线上讲座”、光盘行动、“高调少年抖音活动”、“五四精神传承有我主题活动”、千校万岗就业服务季、国防演讲比赛、专业技能大赛、四六级模拟考试、唱响新时代歌唱比赛、体育节、爱国心征文活动、艾滋病防治讲座、考研线上知识讲座、传统文化节、网络安全宣传日、学雷锋活动、安全教育讲座等百余项文化艺术竞赛,广受学生欢迎。同时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注重东方孝道特色的文化传承,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做出了积极贡献。

4. 所获荣誉

本学年,我院共评选出廊坊市新长征红旗手1人,廊坊市优秀团员2人,开发区优秀团干部3人,开发区优秀团员10人,院级优秀团干部157人,优秀团员410人,1个团总支被评为学院优秀团总支;举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共培训学员150人。广大学生干部、学生党员正发挥着自身的引导、辐射、示范和带头作用,成为学院改革、发展、稳定的可靠保证。2019年,我院团委荣获廊坊市开发区团委颁发的“先进基层组织”,在省市各项比赛中获得骄人成绩,如“2019年度艾滋病防控知识竞赛三等奖”、2020年廊坊开发区“五四红旗团组织”等荣誉称号。

5. 优秀学生事迹

疫情面前,东方学子毅然决然地选择成为数万万医者或志愿者中的一员。据不完全统计,共有600多名在校生战斗在抗疫一线。东方学子有的成为医生奔赴一线,有的奋斗在最苦、风险最大的急诊科,有的作为护士工作在病房或分诊台,他们为患者耐心讲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防控知识,详细询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及临床症状,配合或提出诊疗方案。例如医者毕业生秦海龙说:“在疫情面前,只有我们医务人员站在一线,勇于担当,才能保护患者及家属,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医生应有的担当。有的在校生投入抗疫志愿者行列,活跃在社区或乡村,他们在服务社会、传递爱心、传播文明的活动中,为疫情防控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既磨练了意志,发挥了医学生的优势,也更明确了学习和生活的目标。

不少毕业生已经成为医药行业的栋梁。例如中药学院05级学生刘广晓现任北京斯利安药业销售总监;护理学院05级学生任凯先后两次在长途列车上成功救治病危乘客;管理学院06级学生李龙飞留学于菲律宾中央大学,博士毕业后回国,现任修正药业集团政府事务部副总监,并在北京城市学院任教;针灸推拿学院07级学生孟阳于16年11月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长春市南关区第九届委员会委员;针推学院08级学生高航、支胜辉奥运期间长城救治外宾;中药学院08级学生龙建飞2015年于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并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复旦大学博士;2019届毕业典礼上,管理学院08级学生刘强强讲述自己扎根基层,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事迹;针灸推拿学院16级学生潘美含、中药学院17级学生李炜参加了天安门广场上国庆70周年的阅兵式、18级中医学院学生宋颖荣获2020年河北省自强之星荣誉称号,等。

五、质量保障体系

(一)加强教学质量保障,形成评教、评学、评管监控体系

学院建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教学管理条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管理办法》、《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办法》等70多个关于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构建以教学行政管理为主导,坚持以专家治学为核心,以师生自律与监控为主体,已形成“三·三·三”制评教、评学、评管的监控体系(即:学院、教务处、各二级学院(系)三级监控;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三期检查;学生评教、同行评教、专家评教三方督评),建立了学院领导、管理干部、广大教师、学生参加的多层面、全方位、整体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了领导听课和同行听课制度、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人听课制度,以及教学检查、教学督导、学生信息员等制度。同时学院设立办公OA网,在人事、教务、科研等方面实行网络办公,探索打造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打造“金课”的途径,发展“互联网+教育”网络教学,推动课堂教学革命,确保课程教学质量。

(二)建立实习实践教学制度保障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教高函〔2019〕12号)文件精神,学院领导将强化学生实践、实训、实习各环节管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视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制度保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 加强临床教学的制度保障

(1)学院临床教学办公室负责教学医院的教学管理工作,每个教学医院均设有专职辅导员,协助教学医院管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日常出勤,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到课率。

(2)各教学医院采取半天理论半天见习的方式开展教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印证,学生在见习过程中看到了真正的患者和病症。

(3)各教学医院建立教务科,教研室建设也在逐步建设中。学院每学期安排期中教学检查,包括随堂听课、任课教师座谈、学生座谈等活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临床期末考试采取统一试题、统一印刷、统一考试时间形式,学校派出专门的巡考人员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

(5)医学生第四年即进入临床,在临床中接触了患者、病历和治疗方案,参与临床实践和工作流程(如术前查房、术后访视、呼吸机使用等),提高了学习兴趣。

2. 加强实习实践教学的制度保障

(1)实训处负责实习实践教学工作。实习前,邀请学院领导、专家和教师就毕业实习计划、考研准备、就业选择、实习注意事项等举办专题讲座,使学生统一思想,提高实习积极性。

(2)公平高效地开展临床实习点分配工作。根据实习医院要求,结合学生志愿、在校表现、学习成绩、个人能力等因素,本着平等、公平、高效的原则列出实习点的分配名单,公布实习分配计划。

(3)各实习医院统一施行学院制定的《实习教学大纲》,开展实习实践教学活动。

(4)实行实习中期考核。动态考察实习教学质量,探讨临床实习的教改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5)强化终结性评定权重。实习医院组织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出科考核,评定结果记录于学生的《毕业实习手册》;学生完成实习总结和毕业论文,由学院依据《毕业实习手册》和《毕业论文手册》,给出毕业总成绩。

(6)完善学生临床实习的机制。学院实训职能部门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动态给予高度的关注,发现家庭困难、思想波动等情况,及时进行妥善处理;对表现优秀的学生按照优秀毕业生的规定给予奖励。

为了提高实习实践教学质量,学院出台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办法(暂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临床教学管理办法(暂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办法》等。

六、学生学习效果

(一)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

疫情发生以来,学院认真贯彻教育部、教育厅关于加强疫情防控期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文件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和使命担当,第一时间出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通知》,对疫情防控期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详细部署,层层压实责任,配合服务毕业生就业工作。

1.敦促用人单位组织线上面试

为切实维护毕业生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虽然暂停各种类型线下招聘会和宣讲会,但学院发布《致用人单位的一封信》,积极联系用人单位通过就业中心公众号和毕业班QQ群发布招聘信息,通过电子邮箱接收简历,组织线上面试。为密切与毕业生的联系,确保疫情期间就业服务不断线,发布《致毕业生的一封信》,对疫情防控期间毕业生就业工作和注意事项等一一做出安排部署。

2.大力开展校园网络招聘

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学院实训就业处开展线上招聘服务不停歇,积极组织毕业生线上参加教育部24365招聘会、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网络招聘会、京津冀网络招聘会、2020届毕业生大型网络招聘会等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网络招聘活动。例如积极组织网络视频双选会3场,参会单位225家,提供工作岗位4066个,参与毕业生人数3085人次。通过就业中心微信号和毕业班QQ群每天发布各地卫生系统招考公告和用人单位招聘信息,今年2月份以来,发布各类信息701篇,含就业新闻27篇,就业指导80篇,招考公告80篇,网络招聘会信息92场,招聘信息431篇,共提供就业岗位16343个。

3.开展毕业生就业状态调查

为准确研判疫情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准确掌握毕业生的就业状态和就业期望,学院组织开展2020届毕业生就业状态调查,积极对接用人单位,跟进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和毕业生签约进展等形势变化,密切关注毕业生心态、动态,深入研判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做好及时预测。

4.加强线上就业指导和手续办理

学院开通就业服务QQ群,为毕业生提供线上就业指导和就业咨询,积极帮助毕业生解决政策解读、简历制作、远程面试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实习辅导员通过电话、微信、QQ等渠道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提供就业指导服务。

例如开通毕业生就业手续办理绿色通道,允许毕业生采取线上审核、线下邮寄方式办理就业手续,通过线上渠道审核就业材料2000余人次,线下快递办理就业手续337件。针对毕业生求职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就业手续办理等问题,举办就业指导云讲堂,累计参与人数1500余人次。针对今年研究生复试延期、研究生扩招等对考研学生心理造成的影响,为提高我院毕业生研究生复试的通过率和录取率,邀请我院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读研的5名优秀校友线上分享研究生复试经验。

5.加强就业统计和核查

学院严格落实《河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就业数据统计和报送工作的通知》(冀教就创函〔2020〕3号)文件要求,就业数据报送实行周报制度,并由专人负责统计并实时更新“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严格遵守教育部签约“四不准”要求,对毕业生就业材料和就业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核查,确保毕业生就业数据的真实、规范、有效。

6.精准做好特殊群体就业帮扶

我院2020年特殊群体毕业生共431人(其中36人多种类型),包括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112人,残疾毕业生4人,少数民族毕业生251人,湖北籍毕业生24人,52个未摘帽贫困县毕业生7人,其他就业困难毕业生68人。实训就业处全面掌握特殊群体毕业生的就业进展情况,建立了就业帮扶台账,实行分类帮扶和动态管理,做到每周有统计,每周有反馈,确保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学院整体水平。为202名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和22名湖北籍毕业生申请一次性求职补贴,2000元/人,合计40.4万元,已经全部发放到位。

(二)应届本科毕业生情况

2020年我院共有本科毕业生2740人,截至2020年8月31日,已确定去向1900人,就业率69.3%。其中升学或深造(含出国)146人,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就业243人,企业就业154人,部队8人,参加国家基层项目10人,灵活就业1332人,自主创业7人。学院实训就业处仍在不断努力,积极配合落实中。

七、特色发展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大计,师道为本。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学院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为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思政和专业教师队伍,近年来大力引进年富力强的学科带头人和各专业人才,着力提高教师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弘扬尊师重教风尚,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

学院号召青年教师名师道,立师德,铸师魂,树师风,做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合格教师,师资培训活动对于加强教师师德修养,树立教书育人的精神,提高政治业务素质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了让广大青年教师尽快融入东方大家庭,提高教学能力,提升授课水平,学院每年都组织多次教师培训活动,二级学院坚持每周三业务学习活动,老带新,使新教师很快学会备教材、备课件、备过程、备方法、备语言,备感情、备学生,再备课;合理应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教师在教态教风、教学设计和教学互动等方面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二)强化思政队伍建设,发挥思政课教育主渠道作用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是立德树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首先,学院抓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按照教育部关于本专科院校思政课师生比不低于1:350比例的规定,以选聘配备为基础,以培养培训为抓手,构建思政教研组织体系,努力建设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将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懂管理的基层行政干部充实到思政教师队伍,先培训后上岗,担任大学生心理健康、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等课程,在思政学科带头人胡荣卫教授带领下,迅速提高其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

为了做好“三巡”,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三进”)的指示精神,学科带头人胡荣卫教授认真研读原著,融会贯通、精辟讲解, 撰写讲稿、教案和PPT,多次参加河北省廊坊市高校巡讲,为我院教师演讲、培训。思政课教师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实施集体备课制度,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讨论和辩论,加强对各门课程教学研究;积极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探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思政课教师积极投入科研教研活动,多项课题纳入省市各级科研计划,两名讲师荣升副教授,使思政教师队伍的素质有了提升。

(三)着力三风建设,打造校园文化特色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院坚持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办学方向。通过党团活动、学科渗透、专题教育、社会实践、媒体宣传等方式进行宣教,使广大师生及时学习和把握时代主题,明确奋斗方向;坚持三风(学风、教风、校风)建设,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特色,形成东方品牌。

校园文化是学院的无形资产,也是全院品牌建设的核心要素。学院坚持铸魂抓纲(铸魂,即:信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传承和弘扬中医药事业;抓纲,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一代新人);树立和推行“双禁”(禁烟、禁酒)、“四无”(无人吸烟、无人酗酒、无人打架斗殴、无人夜不归宿)等制度,使“自己一支烟、一杯酒,父母一寸心、一滴汗”、“坚决不用父母的辛苦钱消费在吸烟喝酒上”等举措落到实处,构建起文明和谐校园。同时坚持开展孝道教育、美学教育、感恩教育、礼仪教育和爱国爱党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的浩然正气;把传统文化列为必修课,把国学、美学列为专题讲座,致力于三风建设的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教学和管理、活动和育人、德育和思政结合起来,打造了勤奋好学、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强化对自己、对家庭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为东方学院塑造“东方精神”和“东方人格”、做“合格东方人”注入了内涵。

八、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措施  

2019-2020学年,在院党委、院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全院师生奋发作为,在贯彻落实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师资队伍中青年教师比例较大,结构和素质有待进一步调整和提升;专业学科内涵(包括课程体系、教学科研能力水平、教育教学改革等)建设还需加强;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尚需构筑,科研对教学的支撑能力不足,有待于提高服务社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出以下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在开展教师培训、教学研究与交流、教学评价与激励等方面有待进一步落实制度。

1.引进和培养相结合,构建教师培训和管理体系  

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应尽快完善培训信息管理系统,保障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训计划的有效实施,促进双师型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教师培训方向包括师德师风、教育理念、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和身心素养等方面;教师培训形式包括进修学习、教学沙龙、名师讲坛等,进一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2.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学院人事部门尽快建立健全激励制度,形成以激发教师积极性、点面结合多维度的教师激励机制。除颁布年度优秀教师奖外,还应将科研工作量、医疗工作量计入业绩,完善业绩津贴体系,让教学投入大、教学效果好、学生满意度高、科研医疗业绩高的教师得到更好的认可与重视

(二)进一步加强专业学科内涵建设

1. 学科的专业内涵建设有待增强,优势学科、品牌专业、优秀教学团队等建设有待突破。专业、课程建设及教学团队建设离国家标准还有一定距离。

(1)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推动课程建设。拟以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为依托,建设校内课程网络资源,拓展师生学习的空间。

(2)开设选修课程,逐步完善课程体系。融入利用先进的网络视频课程元素,引进与自建相结合,开设选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尽快形成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3)以校内“精品课程”评选为抓手,从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组织、考核方式、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建设与评价,打造精彩课堂。

(4)以专业学位迎评为动力,促进专业内涵建设,在师资队伍、平台建设、课程教材建设、教研科研等方面努力,打造优势特色专业。

(三)构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把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贯穿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院应统一领导、整体规划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逐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活动。一是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二是要搭建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三是要制定了激励政策和管理办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四是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创新创业元素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开设创新创业通识课程与实践课程,促进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教学指导与科研训练的融合,逐步构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孵化培育创新创业科研教研成果。

结语 

一年来,学院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工作大会精神,坚持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办学努力方向。在疫情防控期间,执行教育部和河北省教育厅“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部署,有序开展了线上教学工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围绕推进校园硬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等工作重点,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大力引进人才,在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内涵建设和三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院新一届领导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创新等方面正在不断努力,将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抢抓机遇、创新发展,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努力提高办学效益,力争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2020年12月6日


热点新闻
描述